全球开源技术峰会GOTC 2025 圆满落幕
源 / 互联网    文 /     2025年11月05日 16时12分

  11月2日,为期两天的全球开源技术峰会 GOTC 2025 于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峰会由开源中国主办,以开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主线,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行业领袖与数千名开发者,共同描绘了一幅由开源驱动的AI未来蓝图。

  一、 盛会落幕,影响力破圈:一场现象级的开源盛宴

  本届大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充分展现了开源技术在AI时代的巨大号召力:

  线下规模 :吸引超 3000  人次 现场参会,气氛热烈。

  线上辐射 :直播观看量突破 500  万人次 ,打破了地域界限。

  媒体聚焦 :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网 等 50 余家主流媒体全方位报道。

  曝光惊人 :全网曝光总量超  亿次 ,相关报道阅读量超  600  万次 ,标志着开源技术的影响力正从技术圈层走向公众视野。

  二、 思想高地:顶尖讲者齐聚,描绘 AI 时代的开源蓝图

  主论坛高屋建瓴,聚焦于开源与AI从底层硬件、开发范式到商业化和生态建设的全链条思考。

  大会伊始,来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经信局、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的领导和专家在致辞中传递出一个核心共识开源已成为驱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中国正积极拥抱并致力于引领这一浪潮。

  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更是星光熠熠: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北京大学教授梅宏、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 等学术泰斗,从国家战略与技术根基层面阐述了开源的重要性。

  零一万物 CEO 李开复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 等产业领袖,分享了对于AI开源生态与商业化路径的前瞻洞察。

  各位专家共同描绘的未来图景清晰而坚定:通过开源技术路线,构建一个让企业拥有主权、创新得以普惠、中国掌握主动权 的健康、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新生态。

  三、 技术纵深:十二大专题论坛,系统解构 AI 前沿

  如果说主论坛构建了宏观框架,那么十余场专题论坛 则构成了深入肌理的“技术神经网络”。大会设立了包括大模型应用、 AI Coding Agentic AI 、云原生 AI AIGC 、具身智能 等在内的全领域话题,系统性地展现了AI从技术探索到工程化落地的全过程。这些论坛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极高的技术深度 ,成为了开源社区驱动AI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力证明。

  四、 生态实践:重磅发布与深度研讨,推动产业落地

  知识的分享最终是为了推动实践。本次大会成为了多个关键项目与思想碰撞的舞台:

  1.  重磅发布,引领方向

  零一万物  开源中国 :联合发布 “Open AgentKit 平台”

  天翼云 :正式宣布 OpenTeleDB 开源

  开放智算产业联盟  & LF  开源软件学园: 人工智能人才认证计划正式启动

  开源中国  深圳机器人协会 :宣布共建具身智能社区

  这些发布不断探索着开源与AI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与生态建设方向

  2.  圆桌交锋,碰撞思想

  多场深度圆桌论坛思想碰撞激烈,亮点纷呈:

  《插件、 IDE CLI 平台 问  AI Coding  工程化》 :直面AI编程的落地挑战。

  《对话  Kubestronauts :开源航天者的潜能探索与机遇征途》 :聚焦于云原生领域的顶尖精英,分享其对开源技术在更广阔疆域应用的无限想象。

   2025 RISC-V 人才机遇与挑战》 :前瞻性地剖析了核心技术与人才发展的关键议题。

  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尤为引人入胜的是 “AI  造物 论坛的动手实践环节。与会者亲自动手,在CoreS3 SE主控设备上部署离线大语言模型,真切感受到了边缘AI“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潜力。

  五、 连接未来:开源市集汇聚生态,让创新触手可及

  除了高密度的思想交锋,大会同样注重生态的连接与展示。现场创新设立的 开源市集 ,吸引了60 余家 开源项目、科技企业及创新团队参展。

  这种 论坛 + 市集 的模式,让前沿理论与最新实践相得益彰。参会者不仅能聆听报告,还能亲眼所见、亲手体验 最新的开源AI产品与解决方案,极大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技术与需求的对接。

  感恩致谢,携手同行

  GOTC 2025 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支持。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政府领导的关怀与指导,感谢大会出品人与各位嘉宾的智慧分享,感谢所有媒体、社区合作伙伴与现场及线上观众的积极参与。

  特别鸣谢本次大会的赞助商与合作伙伴们,你们的鼎力支持是峰会顺利举办的重要基石。

  峰会虽已落幕,但开源与 AI 的浪潮正奔涌向前。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智能时代的新篇章!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