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岁的小李第一次抱怨看不清黑板时,父母立即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近视,配戴了普通眼镜。然而仅仅半年后,小李再次感到视力模糊,这让父母心生忧虑。
2024年5月2日怀着忐忑的心情,父母带小明来到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经过全面的眼科检查,发现小明的近视在半年内加深了50度。这个结果让家长倍感焦虑——"为什么戴了眼镜度数还在涨?"面对家长的困惑,南宁爱尔眼科视光科主任,林泉解释道:“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近视本身容易进展。普通眼镜虽能矫正视力,但缺乏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首次干预:选择离焦眼镜
基于这种情况,林泉主任建议小李验配离焦眼镜。这种特殊设计的镜片不仅能够矫正中心视力,还能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从而控制近视的过快增长。
2025年3月16日,戴离焦眼镜十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小李的近视度数仅增加了25度,得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然而,一个关键数据引起了林主任的关注——在这十个月间,小李的眼轴右眼增长了0.32毫米,左眼增长了0.30毫米。
深度解读:为什么关注眼轴?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控制近视就是控制度数。林泉主任向小李的父母耐心解释,实际上,眼轴长度才是衡量近视进展的更核心指标,眼轴就像“气球”,过度拉长会导致视网膜变薄,增加未来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即使度数增长不快,眼轴的快速增长仍然需要引起重视。
升级方案:联合治疗控制眼轴
为此,2025年3月16日林泉主任建议在离焦眼镜的基础上,联合使用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阿托品滴眼能够作用于特定受体,更直接地抑制眼轴增长,与离焦眼镜配合提高近视控制效果。
令人欣慰的是,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这个组合方案显现出了理想的效果。2025年5月27日及2025年11月9日的复查数据显示,小李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的近视控制1年半以来总增长控制在50度以内,更重要的是,联合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后,眼轴的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这个案例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首先,现代近视防控需要"双指标管理"——既要关注度数变化,更要监测眼轴增长。建议家长每3-6个月为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包括眼轴测量。
其次,防控手段需要个体化选择与动态调整。离焦眼镜与低浓度阿托品的联合使用,形成了"光学+药物"的双重防护,适合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
最后,良好的用眼习惯始终是基础。在治疗期间,小李坚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遵守"20-20-20"护眼法则,这些好习惯为近视防控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看着复查报告上理想的数据,小李的父母终于舒展了眉头。这次他们不仅为近视得到控制而开心,更因为懂得了科学防控的真谛——守护孩子的光明未来,我们既要关注眼前的度数,更要为长远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视光科 傅雯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