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8岁的小刘在体检中发现视力问题,母亲立即带她到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近视后,在医生建议下选择了角膜塑形镜(OK镜)进行矫正和控制。
佩戴OK镜的前三个月,小刘定期复查,眼睛情况良好,视力稳定。然而,正是这“良好”的状态,让家长放松了警惕,认为孩子的近视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便中断了定期复查。
2023年3月25日也就是距离上次复查七个月后,当小刘再次来到医院复查时,结果令人吃惊——双眼眼轴增长明显,右眼增长0.44mm,左眼增长0.53mm。这个增长速度远超预期,医生立即建议联合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控制。
用药半年后复查显示,眼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右眼增长0.15mm,左眼增长0.14mm。虽然相比用药前的快速增长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这个速度仍未达到理想的1年0.20mm的控制目标。
重新评估,精准调整
2023年11月11日,在小刘第一副OK镜佩戴一年半时,医生团队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首先停戴OK镜一个月,以便准确评估真实的屈光状态。重新验配时发现,虽然眼轴增长偏快,但这一年半期间小刘的双眼近视度数实际上只增长了50度,从屈光度控制的角度来看仍然相当理想。
这个发现让医生团队意识到,需要采取更强化的控制方案。在更换新的OK镜的同时,将阿托品浓度从0.01%调整为0.02%,希望通过更强的药物作用来抑制眼轴过快增长。作者 :视光科 傅雯
效果显著,家长满意
从2023年10月14日到2025年8月31日这1年10个月间,小刘坚持佩戴新的OK镜并联合使用0.02%阿托品滴眼液,眼轴控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双眼仅增长0.19mm,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长期控制目标。看到这样的效果,家长对目前的近视控制方案表示非常满意。
小刘的案例给我们三个重要启示:
首先,定期复查不容忽视。南宁爱尔眼科医生强调:“配戴OK镜期间的定期复查,不仅要检查镜片状况和角膜健康,更重要的是监测眼轴变化。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白天视力清晰就放松警惕,这是很危险的。”
其次,眼轴监测是近视防控的金标准。“屈光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眼轴长度是更客观、更稳定的指标。小刘的案例清楚地表明,即使度数增长不多,眼轴的快速伸长仍然需要引起重视。”
最后,个性化方案需要动态调整。医生补充道:“近视防控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方案。从单独使用OK镜到联合用药,再到调整药物浓度,每一步都是基于精确数据的科学决策。”
这个案例也提醒所有家长,儿童近视防控是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双方共同配合,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及时的方案调整,才能为孩子赢得清晰的视界和光明的未来。
作者 :视光科 傅雯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