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往来川流不息,出海企业落地生花,外贸“朋友圈”热络“圈粉”……不靠海、不沿边的赣西小城宜春,以“外资牵引、外贸支撑、外经赋能”的开放实践,突破地理桎梏,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转变。
以贸为桥,叩开全球市场
在宜春,外贸企业家的角色正悄然转变。
“我们现在的角色,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更是要把资本引进来。”一位在宜春深耕外贸多年的企业负责人说。宜春市敏锐地捕捉到外贸企业“信息灵、渠道广、客商准”的潜力,系统性地将外贸网络转化为招商平台,推动“外贸搭台、外资唱戏”的良性循环。
佛瑞亚集团收购本土企业成立佛吉亚歌乐电子(丰城)有限公司,便是生动写照。此次合作为宜春带来超过8800万美元外资,更带来跻身全球灯塔工厂的顶尖标准与技术。
“外资像是催化剂,不仅注入资金,更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全球市场的快车道。”佛吉亚歌乐电子(丰城)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说。成效直接体现在数据上:2024年,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28.05亿元;2025年1至10月,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7.6%,一跃成为宜春市外贸企业的“领头羊”。
今年以来,通过外贸企业成功“做媒”,已有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宜春,形成“引进一家、带动一串”的集群效应,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得到同步提升。
出海远航,深入世界经济腹地
从“产品出海”到“企业出海”,宜春制造正以更深的参与度融入全球。
从凭借技术实力拿下欧盟市场“通行证”,到在波兰、美国、新西兰设立营销分公司构建完整供应链,再到布局美国海外仓——高安市璐克斯机械有限公司的足迹,清晰勾勒出一条宜春本土企业从“外贸出海”到“外经布局”,再到“内外联动”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宜春市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等举措,引导企业从单纯的货物出口,向资本、技术、标准、品牌全方位“走出去”迈进,为外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订单走跨境物流,成本高、时效慢,但如果产品提前备在海外仓,市场响应速度天差地别。”璐克斯公司常务副总胡勇强说。宜春市商务局口岸科科长钟勇分析:“它让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更贴近客户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卖产品’到‘做市场’的质变。”
这一质变效应显著:璐克斯海外仓带动其国内产品在2025年1至9月对美出口额同比激增182%。
璐克斯的成功并非孤例。亚非汽车在俄罗斯设立子公司,新洲家居在西班牙建立海外仓……2025年以来,宜春已有11家企业赴境外投资。目前,全市有6家外贸企业在东南亚、欧美等关键市场建立海外经营网点,外经业务范围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
资本环流,打通内外循环经脉
宜春的开放棋局中,外资与外经的深度联动是另一关键落子,“走出去”与“引进来”构成了充满活力的资本环流。
万国矿业的实践为此写下最佳注脚:企业充分发挥香港母公司的海外渠道优势,成功投资6000余万美元开发所罗门群岛金岭金矿,更将海外利润进行再投资,促进了3227万美元外资回流宜春,实现“走出去”与“引回来”的闭环。
这一闭环背后,是宜春创新的外经企业海外经营动态跟踪等精准服务机制。宜春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对38家未分配利润超千万元外资企业上门走访,推动利润再投资,预计全年可推动利润转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00万美元。
资本市场的“宜春板块”正在悄然崛起。金源纺织、万国矿业、派对文化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仅奉新金源纺织一家,通过境外上市就累计实现进资7000万美元。
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备案对外投资项目10个,同比增加7个;备案投资额4757万美元,同比增长31.7%,开放型经济的内生动力正持续迸发。
“三外联动”的宜春正以系统思维突破内陆开放的先天不足,让本土企业得以“扬帆远航”。
(本报记者丁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