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云顶筑巢咖啡庄园的千亩咖啡园里,工人们正在修枝打杈、除草松土。不远处的咖啡体验馆里,游客们沉浸于手冲咖啡的乐趣。
微风送来阵阵醇香,一幅独特别致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这正是中国西南地区以咖啡文旅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庄园式的“村咖”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时尚活力,更承载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美好期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这份别样的惬意。
云顶筑巢咖啡庄园负责人王旭旋介绍,以往只想着能把咖啡种好,如今在“融”上下功夫,推动咖啡种植、加工与旅居深度融合,带动企业增产、农民增收。2024年,庄园咖啡产值达250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
中国是世界第九大阿拉比卡咖啡(小粒咖啡)产区,中国咖啡98%以上产自云南。截至2024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超过120万亩,年产量突破14万吨。
近年来,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优势和文旅资源,构建起一条从田间到舌尖、从生产到消费、从产品到文化的全产业链价值提升路径。新消费趋势下,不少咖啡消费者和游客喜欢到原产地体验。
在因普洱茶而享誉海内外的普洱市,咖啡成为又一张靓丽名片。当地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独特的咖啡文化,积极推进咖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咖啡庄园、咖啡主题街区和咖啡文化集市等多元体验场景,受到游客青睐。
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北归、野鸭塘、小凹子等7个精品咖啡庄园的新建及改造提升已完成,年均吸引游客达100余万人次。2025年春节假期,普洱市共接待游客3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71%;实现旅游花费34.37亿元,同比增长13.21%。
走进有着“中国咖啡第一村”美誉的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无论是路边栽种的咖啡树,还是房舍墙壁上绘制的咖啡卡通画,浓厚的咖啡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咖啡已经深深融入当地村民生活。
每年,新寨村以咖啡庄园为平台,举办咖啡旅游文化节、咖啡冲煮赛、国际专家论坛等活动,为游客提供“前店后厂”“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咖啡文化体验服务。
截至目前,新寨村建成精品咖啡庄园5座,入驻咖啡企业13家,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
“从咖啡豆烘焙到冲煮咖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学到新东西。”江苏游客叶晓军说。
通过科技赋能、精品化转型、业态创新、集群发展和文化注入,云南的“咖啡+文旅”逐步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提升,努力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如今,咖啡的醇香,不仅浸润着这片绿色的土地,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