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既激发了游客“流量”,也拉动了消费“留量”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23日 15时23分

  开心、舒适地过个周末,是不少人调整身心状态、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曾几何时,聚餐、逛街是不少人“过周末”的主要选择。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本地近郊游、周边深度游这类“微度假”方式越来越火。如何更好地积极挖掘周末“微度假”的发展潜力,值得各方思考。

  “微度假”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周末经济的增长。比如,今年青海省海东市就推出了“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促消费品牌活动,聚焦游客“去哪里、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住哪里、带什么”等关键要素,推动“过周末”升级“微度假”。各县区文旅、商业、景区等,精心策划举办音乐、歌舞、美食、赏花等活动,吸引西宁、兰州等周边城市的市民,在周末前来休闲消费。异彩纷呈的活动,既激发了游客“流量”,也有力拉动了消费“留量”。

  “微度假”的创新之一,就是丰富了周末经济消费场景。以往“过周末”的消费场景,集中在饭馆、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等。“微度假”作为一种较为轻松和新颖的休闲方式,不仅涵盖民俗体验、生态旅游、赛事活动等文化体育领域,还能拉动休闲装备、农产品等方面消费,进一步将消费场景延伸到田间地头、农贸市场等场所,加速构建多种产业融合的消费全链条。

  “微度假”既要内容丰富,也要推陈出新,才能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比如,各地可以联合文旅企业、旅游业协会等,推出针对各类“微度假”新项目的周末文旅消费券、景区周末免费体验券等,在降低“微度假”成本的同时,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新鲜感和体验感。

  “微度假”源于本地,也可以辐射周边。长期以来,如何让周末游、近郊游游客在当地留宿,进一步扩大消费,是各地文旅部门始终关心的话题。“微度假”时间不长,花费也不多,却多了休闲、少了压力,适合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共享。各地应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打造更多值得留宿的特色文旅空间,让本地游客愿意经常来,吸引外地游客深度游。

  面向未来,各方应合力创新消费形式、丰富体验内容,精心打造兼具本地特色与性价比的“微度假”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提高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无论面向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提供更具幸福感的生活与消费体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