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村打造新IP 村里有了“鸟朋友”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23日 15时16分

  “村后面的大山里,住着28只大熊猫哩!”站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的大熊猫民宿群落里,发展村党支部书记舒启恒言语中满是自豪。

  这真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茂盛的林木从山顶倾泻而下,把挂在山腰上的发展村淹没在绿荫之中。村子里随处可见大熊猫元素,60余家民宿如星星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舒启恒这份自豪,得来实属不易。从2008年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虎林山庄”艰难起步,到2013年12家农家乐集体开张,再到2020年熊猫民宿项目成功落地,可以说,发展村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转型压力下的主动突围。

  转型:煤矿村驶入新赛道

  发展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分别为“金山”与“银山”。相传这两个名字源于当地一座叫“灯台坪”的山——山之阳,金光闪闪,谓之金山;山之阴,白雪皑皑,谓之银山。或许是因为贴切映照了发展村的发展题眼,近年来经常被地方干部和群众提及。

  发展村的故事,与“两山理论”发轫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经历十分相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着10多家小煤矿、成片的伐木场,发展村部分村民富了起来,但生态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还记得那时候,皮卡车碾过去,带起的都是混着黑水的煤渣。”舒启恒抚摸着办公室里那顶斑驳的矿工帽感慨万分。

  由于资源枯竭,加之安全和环保压力,2008年,荥经县开始推行煤矿关停并转,发展村自此踏上了产业转型路。这一年,跟随县乡干部多次外出“取经”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虎林带头建起了第一家农家乐——“虎林山庄”,标志着这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的绿色“突围战”打响了第一枪。

  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作为大相岭山系大熊猫野外种群的重要栖息地,荥经全县48.7%的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发展村所属的龙苍沟片区正是核心地带。这一年,全村已经发展起10多家农家乐。郭红梅的“龙苍景园”2013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开始运营。2017年,敏锐洞察到发展机遇的郭红梅投入所有积蓄盖起3层小楼,为接下来的农家乐提档升级做好准备。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说:“大熊猫国家公园一划,人退猫进,发展村的发展更受限制了,村民连进山砍竹挖笋都不行啦。”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龙苍沟镇党政办主任张利浩曾被派驻发展村任第一书记,他介绍,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控要求,荥经县因地制宜,将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划分为三大圈层:核心保护圈作为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村民需要远离;外围协调圈着力开展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功能承载圈则是村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区域,发展村正处于这一圈层,承载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功能。

  事实证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落地,已成为发展村转型发展的新支点。

  赋能:民宿村打造新IP

  记者到访郭红梅的“龙苍景园”时,是一个蝉鸣聒噪的炎热下午。爬上一连串石阶,一栋掩映在树影中的四层小楼出现在眼前,郭红梅正热情地张罗着客人。

  “这些年赚了些钱,但又陆续投进去了,全家的积蓄就是这处民宿。”郭红梅的心里有本账。创业伊始,“龙苍景园”只有9个房间,卫生间是公用的,遇到旺季她和家人只能睡沙发。如今,27个带独立卫生间的标准客房明亮整洁,去年刚安装的电梯解决了老年客人的上楼难题。

  “龙苍景园”是发展村近年来打造“熊猫民宿村”乡村文旅品牌的重要力量之一。“政府带我们出门考察,看到人家的民宿做得那么好,几经讨论,一个以大熊猫IP赋能乡村民宿的方案逐渐成型。”舒启恒说,村民们从怀疑到跟风,再到形成规模,全村65家民宿,大熊猫是大家共同的“吉祥物”,绘在家家户户的墙头。

  就在发展村一心打造“熊猫民宿村”时,一个“貊貊宇宙”正在山脚下的万年村拔节生长。“貊出自《山海经》,是古人对大熊猫的称呼之一,如今是荥经重点打造的大熊猫IP形象。”荥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艳带领记者走进用现代光影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展馆——“貊貊家园”。光影流转间,一只身着蓝色汉服、胸前佩戴鸽子花吊坠的大熊猫,仿佛从神话中跃然而出,生动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空间、貊貊星球、貊貊学校……短短几年时间,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光影体验于一体的IP生态圈,激活了万年村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第一村”的发展动能,也坚定了发展村提升民宿品质、拥抱文化IP的决心。“人家山下把熊猫故事讲得这么精彩,我们光在墙上画熊猫可不够了。”舒启恒感慨道,“得想想怎么让客人住进来也能感受到熊猫文化的温度。”

  拓圈:村里有了“鸟朋友”

  如何让大熊猫IP持续释放吸引力?发展村的策略是:以生态为基底,推动IP价值向体验跃迁,让“熊猫民宿村”不止于符号。观鸟,正是打开生态旅游高附加值市场的“钥匙”。

  村民胡太伦是最先找到这把“钥匙”的人之一。2018年,他大胆贷款200万元改造民宿,并敏锐地察觉到周边丰富的鸟类资源对观鸟爱好者的吸引力,率先开创观鸟导赏业务。

  “第一年只来了10多组客人,全是我跑面包车时的老客户。”胡太伦回忆道,民宿刚起步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鸟类知识,并在社交平台持续分享观鸟见闻。他拍摄的明星鸟种照片,其中一幅还被收录进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著的《大相岭飞羽》图册。

  如今,这位昔日的面包车司机已是观鸟圈内知名的导赏员。导赏服务不仅能给胡太伦带来直接收入,更打开了民宿的客源市场,引得全村民宿纷纷效仿。在胡太伦的示范下,发展村培育了一批本地生态导赏员。“村里还精心设计推出3条观鸟路线,并准备举办观鸟比赛。”舒启恒说。

  与此同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的推动下,发展村已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大熊猫自然营地等项目常态化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生和游客踊跃参与。

  从“煤矿村”到“熊猫民宿村”,发展村的转身是一场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大熊猫IP不仅将民宿、农特产品、生态体验等碎片化资源牢牢吸附聚合,更在村民心中重构起超越“煤村”身份的新认同——它是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枢纽,更是凝聚人心、引领共富的鲜明旗帜。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