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处理器观察到了非阿贝尔任意子的特殊行为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5月15日 14时07分

  在去年10月发布在预印服务器arXiv上并于今年5月1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团队宣布,他们首次使用超导量子处理器观察到了非阿贝尔任意子的特殊行为。

  论文详细介绍了一个超导处理器中量子比特多体波函数托管的非阿贝尔任意子编织的实验观察。实验由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团队在一个5×5量子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上进行,实验包含在一个跨越许多量子比特的量子纠错代码中创造缺陷。研究人员使用非阿贝尔编织法来创建纠缠态,为未来在量子计算或量子纠错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景。

  如何理解非阿贝尔任意子?想象一下,当有人展示两个相同的物体,然后要求观察者闭上眼睛。再次睁开眼睛后,如果还是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物体,人们能否确定它们已被交换?直觉告诉人们,这无从判断。而量子力学允许一种奇异的事情发生:尽管完全相同,但它们两个何时被交换过,非阿贝尔任意子可能保留这一“记忆”。

  这种“记忆”可被认为是时空中的一条连续线,即粒子的“世界线”。当两个非阿贝尔任意子交换时,它们的世界线相互缠绕。用正确的方式将它们包裹起来,产生的结和辫子就形成了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月早些时候,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发布了另一项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补充了谷歌最初的发现。这些新成果开辟了一条通向拓扑量子计算的新途径,其操作是通过将非阿贝尔任意子像辫子一样相互缠绕在一起来实现的。这也是量子纠错领域获得进展的里程碑。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