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并非无菌净土 要科学使用、定期清洁维护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2月05日 10时18分

  国外研究人员在微波炉中发现了多种耐极端环境的细菌,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学前沿》上。

  对此,有网友称,没想到经常处在高温环境中的微波炉竟是“细菌窝”。那么,为什么这些细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怎么对微波炉进行彻底清洁?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微波炉并非无菌净土

  微波炉是一种通过制造微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换成微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窦洁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作为高频电磁波,这些微波本身并不产生热量,但当微波穿透食物时,食物内的水分子等极性分子会吸收能量并快速振荡,与邻近分子产生摩擦,导致食物整体温度升高。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在穿过食物时,也会穿透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细菌的细胞液对微波的吸收能力较强。”窦洁说,在微波的作用下,细菌中的极性分子会产生大量热能,导致菌体在短时间内失去活性或裂解死亡。同时,高频电场还能改变细菌的膜电位和极性分子结构,导致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变异,使细菌丧失活性或死亡。

  “从理论上来说,微波炉具有杀死食物中细菌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加热温度和时间有限,微波炉不可能把所有细菌都杀灭,所以它并非完全无菌的净土。”窦洁说。

  除此之外,不同细菌对热和辐射的耐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某些嗜热菌,不仅可以在高温环境中存活,还能够在高温下繁殖。”窦洁介绍,这些嗜热菌的细胞膜富含长脂肪链,可以在高温下形成液晶状态以保护自身。

  相关研究证实,许多细菌能够在微波炉中存活。有研究者对不同用途的微波炉进行了样本采集与检测,发现微波炉内主要存在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出现在人类皮肤及接触的物体表面。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显示,微波炉内存在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食源性致病菌。

  “微波炉中检测出的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细菌都对高温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这是它们能够在微波炉中存活的重要原因。”窦洁进一步说,尤其是芽孢杆菌属,不仅能够在80摄氏度下存活,还可以在干燥环境中形成耐受性强的孢子,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要科学使用、定期清洁维护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这些细菌能在高温中侥幸存活,但这不意味着它们能够感染人体并引发疾病。”窦洁说,事实上,大部分耐极端环境的细菌只能在高温等极端环境下生存,人体环境相对温和,它们反而难以在其中存活,因此它们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公众无需过度担忧。

  窦洁提醒,尽管这些“菌小强”不致病,但公众仍需科学使用、定期清洁微波炉,以防止食源性致病菌滋生。

  在使用微波炉时,选择合适的加热时长至关重要。“加热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食物受热不均,增加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残留的风险。”窦洁介绍,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就是由于食物未充分加热引起的。

  同时,在选择微波炉上,窦洁建议优先考虑购买带有转盘的微波炉,因为食物旋转能够使其在磁场中均匀受热,从而更有效地杀灭细菌。

  除此之外,日常清洁维护不容忽视。“建议先把洗洁精打出泡沫,再用海绵蘸取擦拭微波炉内壁,之后擦干,确保没有洗洁精和水分残留,以防止细菌滋生。”窦洁说,每次加热食物后,应擦净食物残渣和残汁,以免滋生细菌。(宗诗涵 )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