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AR头部企业亮亮视野向媒体证实:公司已于2025年3月完成过亿元战略融资,因涉及多个关键保密项目,公司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才正式对外披露此次融资信息。本轮融资由亦庄产业升级基金领投,昆山国投跟投,陕西金资追投,其中亦庄系资本已是第三次加码亮亮视野。
在融资完成后的100多天里,亮亮视野在三大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一是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为我国MR前沿领域从“跟跑”走向“领跑”提供了关键支撑;二是加快布局微纳光学产业链,以产业协同的方式推进国产化;三是推出新一代AR翻译眼镜Leion Hey2,在49克的轻盈机身上实现超百种语言和方言的实时翻译,并支持长达8小时的工作续航,突破行业“性能、轻量、续航不可能三角”瓶颈,树立行业新标杆。
亮亮视野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三大板块:第一,加速下一代AR眼镜的研发,强化AR光波导显示、轻量化与长续航等核心优势;第二,持续深化微纳光学产业链布局,增强核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第三,与全球行业客户合作,积极拓展北美、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构建多样化应用场景,并拓展渠道体系。
亦庄产业升级基金相关负责人称,亮亮视野通过持续稳定的技术创新成果,验证了其“光波导组件+AR眼镜产品”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未来,基金方将整合北京经开区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支持其拓展至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中。
昆山国投相关负责人谈及合作时提到,昆山制造业根基扎实,在精密加工与供应链整合方面有产业优势。而促成此次携手的,正是亮亮视野在几方面展现的潜力:技术上,其在微纳光学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昆山高端材料、光机电产业的协同生态形成了良好呼应;产品层面,旗下 AR 翻译眼镜凭借“轻量化+高性能+长续航”,实现了新体验;市场布局上,团队对全球市场的前瞻性规划,助力昆山制造延伸至高附加值AR产品领域。双方期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联动长三角制造资源,帮助亮亮视野在大规模量产与全球交付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成本与效率的优化提升。
陕西金资基金负责人表示,自上一轮投资以来,我们持续看到亮亮视野与光电、航天产业链中的耦合效应:一方面,其微纳光学项目与光电、半导体器件及科研院所的协同日益紧密;另一方面,AR技术在航空航天、能源与应急救援等西部优势场景的落地潜力巨大。本次追投,不仅是对团队硬核研发能力的再次肯定,更希望通过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加速中国AR头部企业与陕西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区域先进制造升级,并共同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
业内分析认为,亮亮视野本轮融资获得国有资本与产业基金的共同加持,不仅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的资金与产业基础,更为其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国际化进阶打开了广阔空间。此次“延后披露+阶段成果”双重官宣的策略,也向市场展现了其稳健的商业化节奏和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实现产业融资与业务突破的同频共振。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