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物种的意识探索 还需要非常多的努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8月08日 10时18分

  2005年,一项关于意识检测的实验引发关注。一名因车祸昏迷5个月的23岁女性,在脑部扫描中被要求想象打网球。令人惊讶的是,她大脑中与运动相关的区域被激活,表明她理解了这项指令,并试图配合,尽管表面上毫无意识。该实验开创了通过语言指令激发脑部反应的新型意识检测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数百名无意识反应的患者身上。

  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全球数万人处于长期昏迷或植物人状态,判断其意识状态对生命维持决策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具备“隐性意识”迹象的患者比完全无意识患者更可能痊愈。随着技术进步,科学家开始探索更深层的隐匿意识。不仅如此,意识检测的范围也在扩大到动物和人工智能(AI)领域。科学家们希望理解不同生命形态的感知世界,同时积极探讨AI是否可能具备意识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

  剥开意识的“洋葱层”

  意识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意识的本质一直是科学难题,因为人们只能确信自身有意识,而他人的意识只能依赖外部行为来推测。在脑损伤严重或无法交流的患者身上,这种推测尤其困难。

  意大利米兰大学神经科学家马塞洛·马西米尼将意识的评估比作剥洋葱。第一层是最直接的临床行为观察,例如握手、称呼姓名、是否回应等。如果患者能作出反应,便可认为其具有意识。

  第二层是通过脑成像技术观测大脑对语言指令的反应。2005年那位女性的案例正是如此。但这类测试要求高度专注,健康人也未必能完成。202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仅38%有意识迹象的患者可通过测试。

  第三层则是不要求患者主动配合,而是播放音频等进行刺激,再观测大脑是否展现出差异化反应。例如2017年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播放了一段演讲的正常与倒放音频。尽管患者无任何行为反应,仍有4人在脑中展现了对正常语言进行处理的迹象。

  第四层更为隐秘,适用于完全隔绝外部感官输入的情况。马西米尼团队使用经颅磁刺激结合脑电图,用电磁脉冲激发大脑并测量其复杂反应。他们据此提出“扰动复杂性指数”(PCI),发现清醒状态下该指数远高于睡眠或麻醉状态。即使无行为反应的患者,也可能通过该指数揭示潜在意识。这一方法还被尝试用于评估胎儿的意识发展。

  动物的意识探索

  意识研究正逐渐突破人类范围,进入动物领域。由于动物无法用语言表达,其意识形态可能完全不同。

  研究者已在老鼠身上应用PCI,发现其脑活动复杂度与人类类似。但更多研究仍以“感知力”为基础,即是否能即时感受到痛苦或愉悦,这被认为是意识的基本形式。

  在一项针对章鱼的研究中,实验动物在遭受刺激后会避开曾带来疼痛的房间,而在给予止痛药后则重新进入。科学家据此推测,它们不仅能感知痛苦,还具备记忆和主动回避不良体验的能力。

  2023年,多位科学家签署声明,指出有强有力科学证据显示哺乳动物和鸟类具备意识;而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乃至昆虫,也至少可能拥有某种形式的意识。

  AI的意识之谜

  部分科学家也开始思考,某些类脑组织(如脑部类器官)是否可能具备意识,甚至探讨AI系统是否会发展出类似于人的主观体验。

  当前,一些大型语言模型能回答诸如“你有意识吗?”的问题,但专家强调,语言表达并不能证明意识存在。澳大利亚哲学家蒂姆·贝恩指出:“哪怕AI展现出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也不足以说明它有意识。”

  “整合信息理论”是一种常被引用的意识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前的AI结构无法支撑意识,但未来如量子计算等新型架构可能具备条件。

  目前尚无公认的AI意识检测标准。有研究团队试图仿照人类意识的神经基础,制定一套AI意识的评估清单,认为若AI处理信息的方式足够接近人脑,可能就具有某些意识线索。但这些方法尚未在生物学上获得验证。

  另一种方案是,不向AI提供任何与意识或情感相关的训练数据,再向其提出有关主观体验的问题,观察其回答。但批评者认为,完全排除相关语料几乎不可能,且很难判断其回应的真实性。

  探索通用意识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数意识检测方法针对特定对象设计,如人类、动物或AI。但有研究者认为,若所有的意识系统共享某些基本特征,或可开发出一种普适的检测方法。

  2020年,贝恩与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家尼古拉斯·谢亚提出“迭代验证”策略,即先在已知有意识的健康成年人中测试各种方法,确认有效后,再逐步推广到麻醉状态人群、婴儿、动物乃至AI系统。

  该方法虽未给出最终答案,但通过多项测试的聚合证据,可提升检测可信度。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神经科学家利亚德·穆德里克正致力于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技术。她的团队计划整理不同意识检测方法在人类障碍患者中的表现,再统一进行比较和评估。但由于许多技术高度依赖昂贵脑成像设备,跨机构协调实施成本极高。若拓展至无语言或无大脑的系统,挑战更大。

  例如,AI系统是否应被视为比蜜蜂更接近人类?这种相似度排序本身,就是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穆德里克坦言,要将这些理论变成现实,还需要非常多的努力。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