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欧班列的双向首发到“东陆港”枢纽的拔节生长,从技术贸易零的突破到农产品出海的破冰之旅,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陆港枢纽城市”建设,如今的阳泉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书写着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崭新篇章。
从资源依赖到开放赋能
初秋时节,桃河碧波荡漾。阳泉,这座因煤而兴的工业重镇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转身。
转型势在必行,开放则是破局的密钥。
2024年,阳泉交出了一份逆势突围的外贸答卷:货物出口额增长28.4%,增速领跑全省。
曾几何时,满载煤炭的列车从白羊墅站货场驶向全国,而今,这里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2024年2月26日,汽笛声划破太行山麓的沉寂,一列满载国产汽车的中欧班列从白羊墅站南货场驶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同日,另一列载有1616吨白俄罗斯钾肥的班列抵达阳泉。
“双向开行”的中欧班列,成为阳泉迈向全球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物流通道的打通,让阳泉的开放蓝图渐次舒展,阳泉加速构建“津海晋门”物流新通道。石太铁路东连京广线,阳涉铁路南通邯长线,“丰字形”钢铁动脉共塑物流新格局。与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共建的“东陆港”物流枢纽,如同镶嵌在太行山麓的明珠,串联起天津港、黄骅港、日照港的海铁专线,将阳泉至港口的货运时间压缩至8小时。山西货运依托“津海晋门”通道,畅行无阻。
阳泉,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以铁轨为笔,重新绘制自己的经济版图。
外资领域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利润再投资”模式如同一块磁石,吸引外商将收益转化为长期投入。2024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涵盖新能源、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德国阿镁迈特公司增资扩建镁合金生产线,日本中信焦化引入低碳炼焦技术,外资结构的多元化,让阳泉的经济肌理愈发强健。
从量变到质变的创新密码
外贸数据的跃升,本质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阳泉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贸易零的突破令人振奋——山西日本能源润滑油有限公司成功申领全市首单技术进出口合同证书,标志着阳泉从“卖产品”向“卖技术”跨越。农业领域的“破冰者”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则将高品质谷物球远销韩国,为山西农产品叩开国际市场大门。外资领域,“利润再投资”模式吸引外商扎根,2024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4家,外资结构更趋多元。
如果说技术贸易的突破是阳泉开放型经济的“上层建筑”,那么农产品出海则是夯实开放根基的“民生工程”。
在平定县张庄镇,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谷物球装入印有韩文的精美包装。2024年,该公司生产的一批谷物球发往韩国,这是山西谷物球产品首次出口,也是阳泉市食品首次出口。
“我们选用太行山区的优质小米、高粱,通过低温烘焙技术保留营养,深受韩国消费者喜爱。”山西谷味天公司负责人侯秀元说,这一订单的深远意义在于为山西小米、陈醋等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标准化、品牌化的出海路径。
与此同时,阳泉坚持以开放促转型,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中烜负极材料、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华钠芯能荣登中国钠离子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百度云计算智算中心、云峰智算中心建成投运,阳泉获评“2023—2024年度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称号。
如今,智慧与绿色已成为阳泉开放的新底色。高新区智慧物流园内,无人配送车穿梭如织,日吞吐量达30万件,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数智双碳”平台则赋能绿色物流,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打造全国首批试点园区。科技与生态的双轮驱动,让阳泉的开放之路行稳致远。
政策洼地托举发展高地
开放的高地,必是服务的洼地。
阳泉市商务局以“全链条保障”为理念,构建起覆盖政策、促进、服务、保护的外贸外资支持体系。《阳泉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指南》的出台,如同一份“承诺书”,畅通了市、县两级沟通渠道,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让外商吃下“定心丸”。
在要素支持上,2024年阳泉市商务局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联系等方式,开展涉外对企服务80余次,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组织召开涉外工作调度会、民营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专题调研会、外贸进出口业务回流座谈会、跨境电商综合物流交流座谈会等,以及海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明确方向、提升能力,推动外贸外资促稳提质。
在开放平台建设中,阳泉积极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与太原、晋中、吕梁、忻州四市常态化对接,在智能网联汽车、“数智双碳”产业等领域推动产业协作。太旧高速改扩建工程、阳涉铁路开办客运服务等项目加速推进,盂县航空营地建设为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合作提供新平台。
与此同时,阳泉市组织华阳集团、山西紫砂研究院等企业参加第十届上交会、2024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帮助企业对接了解行业发展动向;组织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阳泉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参加第135届、136届广交会;组织华越机械有限公司、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参加亚欧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展会。
打破地理桎梏,重塑发展格局,阳泉这座曾因煤而兴的山城,正向世界讲述一个内陆城市蝶变向海的故事。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阳泉的开放步伐愈发铿锵。(记者苏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