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精准“滴灌”粮油流通链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9月25日 09时38分

  金秋时节,走进辽河下游的盘锦大地,广袤的稻田阡陌纵横,即将成熟的稻穗微微低头,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每年此时也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稻米加工户李跃飞发愁的时刻,他要筹集资金收购水稻,加工成大米后供应给南方客户。

  辽宁水稻主产区生产的盘锦大米闻名全国,在秋收后将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像李跃飞这样的粮食加工者,但是新稻下来后收购资金不足成为粮食流通的瓶颈。李跃飞多年来从事水稻收购与加工行业,今年计划扩大水稻收购加工规模,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但急需资金进行收购备货。

  “正当我为收购资金发愁时,‘粮油农担贷’不仅补贴了担保费和大部分利息,还让综合融资成本降到1.2%,让我能够用极低成本的资金来进行经营,切实减轻我的经营压力,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有了政府贴息贷款的支持,我有信心能接到更多订单,我们企业的经营也会越来越好!”李跃飞告诉记者。

  这一幕,正是辽宁省创新财金协同机制、推动粮油支农资金精准投放,畅通“北粮南运”、提升粮油产业链发展的生动缩影。

  破解“融资三难”,财政资金精准“滴灌”粮油流通链

  玉米是辽宁“北粮南运”的第一大作物,铁岭佳宝农副土特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毕士田从事玉米收购加工已有30余年。以前他从省农担公司获得担保贷款,缺乏抵押物贷款额度最多是100万元,今年增至300万元。毕士田感慨道:“真没想到今年我能获得利率这么优惠的贷款,审批还如此迅速!我收粮规模的扩大,离不开省农担公司的鼎力支持!去年我收购了3万多吨粮食,今年我更要大干一场!”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北粮南运”核心枢纽,当前辽宁仓储物流环节仍有一些堵点,设施不足制约“北粮南运”效率。辽宁粮油流通领域经营主体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缺乏有效抵押物、资金需求大且周转频繁、银行利率高、附加成本多等问题,制约着产业链升级。

  辽宁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王新宇说:“为破解这一困局,年初以来,辽宁省财政厅联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担公司创新构建‘财政+金融+担保’协同机制,从财政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全省粮油收购、初加工、仓储等领域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并委托政策性担保机构省农担公司专项管理,推出‘粮油农担贷’产品,实现财政资金‘精准滴灌’,为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务审计处处长董丽娜介绍,2025年1月至7月,全省粮食运输量达5074.4万吨,同比增长32.8%,粮油流通状况对区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同时,辽宁省计划到2025年末将优质粮油生产和食品制造产业集群总产值提升至2600亿元。这表明辽宁正致力于推动粮油产业从销售“原字号”为主,向精深加工和集聚发展转型,以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

  政策“组合拳”,降本提速激活经营主体活力

  在“粮油农担贷”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省农担公司铁岭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来到了铁岭市昌图县七家子镇昌图旭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经营现场。作为辽宁花生加工龙头企业,旭丰常年与六必居、京粮等大型食品厂合作,每年花生收购期都需要大量资金。

  “不用垫付担保费和利息,贷款获批就能享受贴息,放款当天银行就把贴息钱打到账上。”昌图旭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聂广龙算了一笔账:今年通过“粮油农担贷”融资,综合成本仅1.2%,比往年节省7.5万元。公司已连续8年使用农担产品,今年融资成本的显著下降,让他对扩大生产更有底气。

  辽宁省农担公司副总经理张尧向记者介绍,针对粮油经营主体“忙于生产、无暇跑流程”的特点,省农担公司联合合作银行开展“主动上门式”服务,筛选出粮油收购、仓储、初加工等经营主体,积极向客户宣传“粮油农担贷”产品“即贷即享、1年期限适配收购周期”等优势,放款时农担公司和银行同步完成贴息贴费资金垫付,政策红利实时兑现。

  参与贷款发放的辽沈银行沈阳分行零售信贷部负责人王庆东表示,以往客户办理贴息贷款时,最困扰的就是贴息手续繁琐、资金到位慢,客户经理也需投入大量时间协助准备材料、反复协调跟进。而在此次创新模式下,由银行直接垫付贴息,农户在还款时立享利息减免,无需再为补贴发放等待奔波,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业务效率,更切实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许多客户表示,现在贷款更省心、更踏实了!

  记者了解到,“粮油农担贷”通过四大创新实现高效服务:一是“全额贴担保费+即贷即贴息”,客户无需再垫付任何费用;二是利率严格限定在“LPR+20BP”以内,叠加财政年化2%贴息和0.5%贴费后,综合成本最低仅1.2%;三是银行与农担公司同步尽职调查,审批通过后最快次日放款,适配收购季集中用款需求;四是实行“按月/季付息、到期还本”灵活还款方式,缓解阶段性资金压力。

  锚定4亿元融资目标,服务粮油产业链升级

  政策落地两个多月来,辽宁“粮油农担贷”效果显著。截至8月底,全省已完成审批放款项目42笔、累计金额1.1亿元,覆盖沈阳、辽阳、锦州、铁岭等10个地区;储备项目122笔、预计金额2.7亿元,惠及稻米加工、花生种植、玉米收储等多个领域。

  锦州市黑山县粮食加工经营者张天娇便是受益者之一,她今年计划扩大收购规模,但短期内流动资金出现了较大缺口。“申请当天农担项目经理就上门指导,不到一周资金到账,我顺利锁定了优质高粱货源,加工生产一点没耽误!”

  辽宁省农担公司为加快贷款进程,在收到粮油流通类经营主体申请后,省农担公司联合经办银行同步开展尽职调查,对审查审批通过的项目,省农担公司按批次进行公示。对审批通过且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省农担公司办理担保手续并垫付担保费,经办银行完成贷款审核与放款,并先行垫付贴息资金,确保客户从贷款项目获批时享受到贴息贴费政策,无需垫付等待,客户贷款贴息体验感大大增强。

  “‘粮油农担贷’产品因额度大、利率低受到粮油从业者的欢迎。”参与贷款发放的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朝阳县支行客户经理李明亮说,“我们与农担公司一起,深入粮油收购点、仓储园区、粮油加工厂,同步收集身份证、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现场进行调查和资质审核,极大缩短了客户申请周期。农户满意,我们做普惠金融更有信心。”

  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晓波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主产区、重点主体,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确保2025年年底前“粮油农担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超过4亿元的担保贷款,为粮油产业链稳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从“愁资金”到“有底气”,从“融资难”到“快易省”,辽宁通过财金协同创新,正让更多粮油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