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做好这几件事很重要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23日 14时43分

  10月23日迎来霜降

  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

  在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如何正确养生,健康入冬?

  01

  霜降这样吃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过后,天气渐冷,秋意渐浓,胃口渐好,此时节如何进补更科学?

  适量吃温热食物

  随着气温下降,要注意避免寒凉的食物,食用温性、热性的食物有助于保暖,并促进血液循环。羊肉、牛肉、鸡肉、生姜、葱、蒜等食物属于温热性食物,适量食用能够驱寒保暖,增强体质。

  清润滋补

  霜降时节气候干燥,容易引发皮肤干燥、口干等不适。可以适量食用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如银耳、雪梨、百合、莲藕、山药、胡萝卜、鸭肉和枸杞等,既能补充水分,又可缓解燥热。

  应季蔬果

  霜降前后正是秋季蔬果的丰收季节,柿子、苹果、梨、柚子、橙子、石榴、山楂等水果陆续上市,南瓜、红薯、芋头、萝卜等蔬菜也是此时的应季食材。

  顺应时节的变化选择食材,有助于调理身体平衡。上述这些蔬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身体顺应季节变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适量食用坚果

  核桃、杏仁、栗子、花生、松子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既能提供能量缓解秋冬干燥,又能增强体质补充必要的营养素。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核桃则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的功效,适合在此时节适量食用。

  02

  霜降时节多喝水

  霜降是秋天的尾巴,此时节,人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等问题。这是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津液缺乏所致。霜降养生,不妨试试这“两杯水”↓↓

  一杯暖茶健脾胃

  霜降时节,不少人都被秋燥“盯上”了。如何缓解口干、鼻干、皮肤干等情况?不妨试试理气健脾和胃的大麦陈皮山楂茶。制作要点:15克大麦、10克山楂、5克陈皮,加500毫升水,大火煮3~5分钟,闷20分钟即可饮用。

  调节三高、延缓衰老

  霜降来杯桑叶茶

  将干桑叶5~10克泡茶或煎汤,不仅能清热润肺,还能消疮祛斑、减肥消脂。桑叶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血糖、血压、血脂的功效,还能延缓衰老、润肠通便,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具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03

  霜降时节如何养生

  记好这几点

  霜降时节,天气渐冷,昼夜温差加大。此时要做好养生保健,无论起居养生还是运动调养都应谨慎。

  霜降养好这3处

  养护足膝

  人体关节最怕受凉,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养护脾胃

  按时吃饭,用餐时细嚼慢咽;多选择蒸、煮、焖等易嚼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少吃油炸、爆炒的食物。

  养护皮肤

  此时气候干燥,易出现过敏、瘙痒等不适,不宜用碱性大的沐浴露或肥皂,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

  霜降护好这3处

  霜降节气,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质虚弱之人,要着重护好头、脚和肚脐三处。

  肚脐

  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头部

  头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如果受寒,体内阳气会大量散失,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四肢不温的人以及易感风寒的人来说,尤其危险。

  脚部

  人体脚部分布着6条重要经脉,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霜降时节这样睡

  霜降过后,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需保养阳气,应顺应时令早睡早起。早睡可使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舒展。

  此外,保证睡眠充足,还可以缓解秋乏。晚上11时前进入梦乡,午时小憩一会儿,抓住秋天的尾巴,为冬藏打好基础。

  04

  霜降这样动

  霜降时节,锻炼身体正当时。亲近大自然,吸收天地精华,可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体能储备。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进行一些使人大汗淋漓的运动。

  太极拳

  运动时要尽量躲避晨雾,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外出锻炼最好选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阳光充足的时段。太极拳等传统保健项目,动作舒缓、柔中带刚,更适合中老年人群。

  倒步走

  倒步走是一种反序运动,能够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此外,倒步走时会被迫集中精神,有助于锻炼神经自律性,减少不良情绪的困扰。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选择平坦人少的场地。初学者速度要慢、步子要小,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应谨慎锻炼。

  按揉这2个穴位

  霜降时节,按揉这2个穴位可以达到预防或缓解感冒的效果。

  迎香穴:位于鼻唇沟里。按揉时需顺时针按一分钟,再逆时针按一分钟。每天可按揉两次,建议由轻到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按揉时,要沿着手掌的方向,每天可按揉2~3次,每次1~2分钟。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