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剧场。定位挺准,主打年轻受众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1月26日 10时00分

  城市周刊:听说您来YOUNG剧场看过好几次戏,它吸引您的点是什么?

  陶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我个人更喜欢新一点、前卫一点的戏剧。YOUNG剧场选品合乎口味,如北大九人剧团、李建军导演的作品。国外的戏也很有眼光,德国邵宾纳剧团、柏林剧团的作品都不错。

  整个上海,固定上演这一类青年戏剧的场馆,我目前只看到YOUNG剧场。定位挺准,主打年轻受众。

  城市周刊:在您看来,它这种细分的定位,在上海文化市场里是不可或缺的吗?

  陶辛:太有必要了,缺了青年戏剧这一块,整个上海文化版图就没“神”了。有它和没它,文化景观的光彩完全不一样,哪怕它只占一点点份额。

  放眼全国,也有一些有趣的小剧团,很多是从乌镇戏剧节出来的,大部分处于地下状态。总体来说,不管是人才、剧团还是作品,全国范围内先锋戏剧都挺稀缺,这更显得YOUNG剧场的独特和重要。尤其它背靠大剧院和区政府,显现出上海文化的海纳百川。

  城市周刊: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剧场开始在上海如火如荼。大剧院建立于1998年,是国内第一个现代化大剧场。接着还有东方艺术中心、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如今,文化场馆开始越来越细分。在如此竞争压力下,区级剧场是否需要探索自己的特色路子?

  陶辛:确实如此。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都有各自偏重的艺术门类。还有一些细分,比如宛平剧院主打现代戏曲。

  大剧院自己,因规模和站位,偏向于商业大戏、头部大戏,从产品线来看,分出这样一个前卫、高端的年轻品牌是有效的补充。

  但不管走什么路线,主打什么门类,有个关键,我称之为“艺术智力”。有些剧目的创新,只是加了一些现代音乐或现代灯光,内容还是俗套陈腐,艺术智力不够。

  YOUNG剧场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艺术智力高,能满足我对深度的需求,不光观众能开眼界,各门类的艺术从业者都能从中汲取灵感,不独局限于戏剧。剧院运营团队很关键,YOUNG剧场这批人年纪轻、想法新、人脉广、素质高。换一批人,剧场可能就不是如今的样子。

  艺术分两种,一种是“伺候”观众,让你舒服;另一种是让你不舒服,逼你思考。要是艺术都像精神按摩,显得无聊;全是“皇冠明珠”,也没意思。所以高品质的前卫作品,不管是戏剧、美术还是音乐领域,都是引领未来的,是创新的孵化源泉。从这个意义上看,YOUNG剧场之于城市文化,比想象中更重要。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