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6500余户居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9月01日 09时22分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罗汉卿 实习生 汪思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8月28日,湖北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城市更新篇。会上,湖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积极探索危旧房改造“产权人自主更新”模式,全省已有48个项目采取“原拆原建”方式推进老房更新,6500余户居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危旧房改造,是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

  在全省首个“原拆原建”试点——宜昌市望洲岗10号楼,居民在社区的引导下,以土地使用权和房产入股,成立湖北首个危旧改联合社,同时引入西陵城发公司,以联合社为主体开展项目建设。

  据悉,其采取一二级联动产权归集的新的供地模式。全部居民委托联合社统一注销原有产权,把零散地块整合为“净地”,再通过“招拍挂”出让给企业,企业拿地建成后返还住房给原居民。既不用政府兜底,又让企业有建设动力。对内,联合社成了居民的“代言人”。对外,联合社是居民自己的“操盘手”,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危旧房改造市场化路径。

  前不久,在武汉市青山区21街危旧房合作化改造项目内,居民王女士和街坊们受邀来到现场“监督”施工质量,赞不绝口。

  该社区建于20世纪中叶,共有4栋建筑,使用年限已超过50年。老楼墙体斑驳、管线老化,雨天漏水、冬季透风等问题长期困扰居民,经鉴定为C类危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现有的134户居民普遍改造意愿强烈,可是传统征地拆迁模式成本高昂,仅靠公共财政投入难以实现更新改造项目的可持续,21街面临着谁来改、怎么改的难题。

  2023年底,21街危旧房改造联合社筹委会成立,当月联合社注册成立并启动安置协议,仅四个半月签约率就达100%。随后,联合社积极向政府争取政策支持,与承接企业中国一冶开展资金测算。

  改造方案通过后,联合社正式与企业签订委托协议。在各方支持下,短短三天内完成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拿到六个证件,实现了“多证齐发、拿地即开工”。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湖北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800余个,完成投资额近3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惠及270万户居民。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