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优秀短片被看见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1月27日 09时49分

  ■ 记者 陈醉

  这两天,2025北纬30°短片周组委会正忙着筹备短片“出访”计划。从下个月起,《一刻·宁波》《独唱团》《锦鲤,锦鲤》等从全球“海选”出的20余部短片将陆续走进国内近十所高校展映,并同步启动海外推介计划。

  北纬30°短片周已连续举办13届,是被国际短片联盟认可的国际级短片电影平台。今年短片周由国际短片联盟和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指导、宁波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征集到来自181个国家和地区的3624部短片,首次覆盖6大洲,国际化参与度、短片投稿总量均创历史新高,短片数量较2024年激增3.6倍。

  短片虽“短”,却是影视创作的起点,凝聚着导演对叙事、影像语言和情感表达的极致追求,也是他们崭露头角、积累经验的跳板。从这个意义上看,3624部短片提供了一个观察未来影视生态的放大镜。

  青年导演想和世界“谈谈”

  在今年短片周的展映中,由中国“00后”青年导演温柏高执导的短片《锦鲤,锦鲤》掀起热议。

  导演温柏高以自己家乡潮汕的传统村落、夕阳下的韩江边等地域意象为“剧场”,上演一个普通家庭因已故母亲的“托梦”,而经历看似啼笑皆非实则殊途同归的一天。

  尽管故事融入的潮汕民俗风情,对观众来说有点陌生,但导演温柏高一再强调:“家乡是一个我无法回避也最具生命力的空间。”他试图通过充满地域特色的视角,去触及家庭关系的紧密联结、年轻一代面临的现实困境等深层次情感。

  “这不仅是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更是一种‘自我’凝视与文化表达的新尝试。”短片周评委会这样点评。

  同是参赛短片,《三次恸哭》里,演员伊恩在爱尔兰乡村扮演了非常规的职业送葬者角色,一次次“巡回”演出中,伊恩的“冷漠”发生改变;短片《独唱团》中,一名五年级男孩,在是否接受集体要求、装扮成女孩上台参加合唱的挣扎与选择中,完成内心的成长……两者也展现了特定情境下个体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短片周组委会从3624部作品简介中提取关键词,“自我”位居首位。这些青年导演的镜头对准自身或对身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家庭关系的撕裂与修复、青少年的心理困境、民族与地域文化传承等私域议题,尤其是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者、残障社群的作品占比高达31%。

  全球文化多样性孕育着无限的创作潜能,有太多值得挖掘和呈现的“地方”。在制作人、国际发行公司赤角创始人谢萌看来:“国际影片和中国影片放在同一单元里交流竞赛,是短片周最富价值的地方。”全球化背景下,在差异中寻求共鸣、收获共振与共识,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珍贵。在这种思考推动下,更多的青年导演选择用成本较低、形式多样的短片作为表达工具,这让他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谈谈”世界。今年短片周投稿数量激增3.6倍,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从细处看,短片周创作者生态呈现结构性升级,95后成为主力军,学生作品占比从往届主导地位降至39.8%,非学生作品占比跃升至60.2%;创作者平均年龄由25岁增至28岁,近70%拥有专业影视背景,40%团队具备长片经验或国际获奖履历。

  成熟创作者甚至“职业选手”的密集涌入、深度参与短片创作,无疑让“谈谈”更具声量,而这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影视生态培育创新的种子。

  在这种氛围之下,全球视野的合作与创造也渐成新趋势。比利时导演约翰内斯·德容创作的《深渊》,获今年短片周年度实验短片提名。导演在分享会上介绍:“这是一部他和好友两人‘说走就走’的作品,拍摄在冰岛,配乐创作在墨西哥,展映来到了中国,可以说非常国际化!”

  数据显示,今年短片周国际投稿量2675部,增长率高达1110%,可见,影像创作正在突破地域与文化的边界,走向更加开放、跨界且充满未来性的新阶段。

  让更多优秀短片被看见

  “我在这里获得至关重要的一笔‘投资’……”在2025北纬30°短片周“光影归来共创未来”历届主创分享会上,导演姜晓萱的分享触动许多青年创作者。

  两年前,姜晓萱凭借短片作品《马冢》,站在2023年北纬30°短片周“金螺荣誉”盛典的舞台上,收获最高荣誉——年度金螺短片。

  彼时,姜晓萱正紧锣密鼓拍摄首个长篇作品《一匹白马的热梦》,《马冢》获得“荣誉扶持”6万元,成为她完成新作品的重要“投资”。事实上,这笔“投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被看见和认可的力量。

  姜晓萱从小在内蒙古的马场里长大,《马冢》便是围绕着她从小耳濡目染的“马”的故事展开的。拍摄时,她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刚刚大学毕业,社会和家庭的声音都强调“稳妥”的职业选择。正当她准备签约北京一家公司时,好消息传来,《马冢》在“国际A类”塔林黑夜电影节大放异彩,随后又在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2023北纬30°短片周上揽获荣誉。

  “虽然当时我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我开始有信心,觉得‘做导演’这件事,或许真的能行。”姜晓萱说,这种信心的建立,促使她继续完成纪录片创作,并最终催生了首部长片作品《一匹白马的热梦》。今年,该作品拿下第4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华语组最高奖——火鸟大奖。

  “一部好的短片,可以打开很多大门。”姜晓萱动情地说。这次,她以“在宁波”学生单元评委的身份“重回”短片周,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优秀的短片“被看见”。

  北纬30°短片周设立了14项“金螺荣誉”以及完整评价体系,充分挖掘优秀短片。每届盛典之后,相关的海外推广、展映活动相继展开,为优秀作品提供更大的曝光空间。

  让短片“被看见”,不能仅仅停留在展示与认可的层面,更需要提供全方位的赋能。

  今年的北纬30°短片周在这方面进行了新探索:8场主创交流会,汇聚了30余部精选短片,来自克罗地亚、英国、加拿大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作团队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短片周还邀请了重量级导演谢飞、关锦鹏开设大师班,并由郁笑沣、张家鲁等资深从业者参与短片产业沙龙,为青年导演提供了从创意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指导……

  “短片周已经举办了13年,基础很好,现在正是往深度发展的好时机。”资深电影制片人、策划、出品人、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郁笑沣,连续两年担任短片周评委,他的这一观点,精准指出短片平台未来发展的关键。他建议:“增加一些能让短片落地的创投单元,比如训练营、剧本甚至长片创投等,作为深入扶持青年电影人的一个措施。”

  这番建议,为短片周勾勒出一个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扶持蓝图:将有潜力的短片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搭建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直通车”,成为推动电影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的一股重要导向力量。

  城市如何成为影视“主角”

  今年8月,北纬30°短片周组委会发布一则特殊的招募启事:寻找滩簧曲艺人、会说宁波话的保洁阿姨等普通市民参演短片周先导片《一刻·宁波》。短短5天,报名表如雪片般飞来,短片未开拍,便“先声夺人”。

  片中,导演黄榕齐将镜头对准天一阁的砖瓦、三江口的波涛、老外滩的灯火,这些地标建筑在致敬经典电影片段的叙事中“活”了起来。他强调:“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剧中人’,在码头工人、戏曲艺人等角色中触摸城市的厚度。”

  “全程在宁波取景,起用宁波本地团队,以宁波视角讲述宁波故事。”黄榕齐这位土生土长的宁波人,2022年以短片《秋来秋去》斩获年度学生作品荣誉,他坦言,“我一直想为家乡宁波拍片,让世界看见宁波的同时,也让宁波看见世界电影中的自己。”

  这一想法与北纬30°短片周组委会一直在谋划的“拍宁波”设想不谋而合。这背后关乎“城市如何成为影视‘主角’”的深度思考。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宁波第一家自主制片电影公司、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有声影片等多个“第一”,都与宁波籍影人有关。这份深厚的电影基因,为当下宁波提出打造“影视之城”、通过影视传播城市形象提供支撑。正如北纬30°短片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言:“这不仅仅是流量的竞争,更是实现文化内容突破和中国故事向全球传播的关键窗口。”

  最近,2025北纬30°短片周海外巡回展映,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这是短片周每年的“重头戏”之一,以短片为媒介,借助海外展播平台和资源,提升宁波在海外的“能见度”。

  组委会给出一组数据:去年,22部短片周精选短片,在海外5个国家进行了展映,作品展播次数达55次,海内外媒体报道485篇,辐射37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万受众。

  “全球大概有1万到1.5万个短片电影节,短片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作为北纬30°短片周“在宁波”学生作品单元发起人,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系系主任菲利普·杰拉德在两年前提出增设“在宁波”学生作品单元,为有天赋但缺乏专业技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竞技舞台,今年有两部学生作品上榜。

  “我们学校在不断加大对数字影像制作领域的投入,为宁波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菲利普·杰拉德说道。最近,他们学校刚刚被批准增设数字影像制作硕士生项目,另外,学校新建的苹果实验室、动捕工作室、视听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也即将投用,还与短片周共建了短片库等。在他看来,这些投入不仅服务于教学,更旨在挖掘和培养本土影视人才,助力宁波影视产业的长远发展。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