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的背后是技术文化崛起的过程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1月28日 10时05分

  大众写、写大众、大众享用,大众由原来的欣赏者变成参与者。

  ——————————

  近年来,“新大众文艺”迅速破圈。“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在文学领域,大众写、写大众、大众享用,大众由原来的欣赏者变成参与者。

  “谁”在创造新大众文艺?最近,在一场关于新大众文艺的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作为主持,提出了这个主题。

  不必赘述,这个“谁”不是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即人民大众。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改变和塑造一个时代的文艺形态和精神状态。文艺大众化的新浪潮令人动容,也引发我们思考: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繁荣景象?新媒体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杨庆祥把新大众文艺放在一个“短历史语境”中来讨论,“那么多写作者、研究者,很共情、可共鸣,这一定与当下密切相关”。

  既然是新大众文艺,创造者肯定是“大众”,再问“谁”,似乎显得有些多余。但在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岳雯看来,“大众”概念具有复杂性与流动性,定义因领域而异。“在文学界,它是扎根生活的底层力量写照;在影视界,它与流量共筑传播热潮;在网络文学,它是数字原住民的鲜活代言。”

  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看到大众的一部分。那他们有什么共性?岳雯的观点是——人设化与人物化的合拢,即他们是虚拟符号与现实人物特质的混合体。快递小哥在书中写的依然是快递小哥,但书中的虚拟人设和现实中的真实人物是否完全统一?恐怕还需要更多观察。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说,事实上,“大众”一直都在。之前的“素人写作”,一度被理解为体力劳动者在写自己的经历。于是,曾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假设:假如1987年余华没有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而是写了《我在海盐当牙医》,这算不算“素人写作”?

  因此,新大众文艺的文学,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底层写作”或者“素人写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晓琴回忆起自己在2000年左右大学刚毕业后,就在互联网论坛上写小说,“按现在分类属于穿越小说”。“如果仅仅把新大众文艺局限于‘底层写作’,就狭隘了。我也是大众,我也在创作,我现在还喜欢在朋友圈写诗。”张晓琴说,她更愿意将新大众文艺定义为“一种时代的精神状况”和“一种文艺存在的形态”。

  《新华文摘》文艺评论主持、编审陈汉萍补充道:“创作主体是双向的:一方面包括保安、保洁员等素人作者;另一方面也涵盖专业作家的大众化。”

  “谁”在创造新大众文艺?这里的“谁”,不仅是作者,还包括媒体、市场、读者,等等。在新大众文艺的生产过程中,每个元素都是“谁”的一部分。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音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影响着新大众文艺,让其生产、传播、消费发生全方位变革,“不仅作者和读者难以区分,生产和消费也难以区分”。新大众文艺的传播既承载着延安以来的历史能量,也暗含构建自主文化体系、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诉求。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跳出文学,从经济与美学的双重维度分析。从经济维度,新消费主义让消费回归本真;从美学维度,新大众文艺的创作促成了“个人与集体”“精英与大众”,甚至“人类与AI”等多元要素的深度融合。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坦言,“外卖诗人”王计兵的写作就使用了AI工具,“AI技术已经深度介入,新大众文艺的背后是技术文化崛起的过程”。

  在这个“每个人都能××5分钟”的时代,王威廉想讨论新大众文艺创作者的“可持续性”。新大众文艺重视身份经验与短期共情,作者需敞开自我获取关注;而精品文学更强调创作的持续性与作品本身的价值。“他们能否再进行进一步的写作、精品文学的写作?”这将是一个需要时间来解答的问题。

  “新大众文艺想呈现的是生活化的美学、独特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多样性。”王威廉认为,新大众文艺让文学重返公共生活,专业写作者与素人写作者良性互动、经验互补,同时,未来将走向虚拟社会与人机共生的文艺新形态。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