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永恒的旧书”中价值和精神力量传递给下一代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07日 10时06分

  对于旧书,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做客“旧书新知”分享会,鲍鹏山细细讲述自己的“旧书情缘”。“我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安徽,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书很少,记得看过线装的《千家诗》,偶尔也能读到一些《三国演义》《水浒传》,但书都是没头没尾的,无法完整读完。我受到的教育,我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从阅读旧书开始的。”

  鲍鹏山记得,学生时代,自己淘到过一本《孟子批注》,由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市建材水磨石厂工人理论组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合作注释,此书对《孟子》语句的理解较为精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演讲中,鲍鹏山还推荐了《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在他看来,这些经典的旧版本值得一读再读。

  新书和旧书,区别在于时光的沉淀。鲍鹏山对于阅读有这样一种理解:“如果一本新书刚出来的时候,特别畅销,我倒觉得不必跟风去读。等上几年时间,等这本书变成旧书,如果依然还有人在读,那就说明它的确是有阅读价值的。”鲍鹏山将值得一读再读的旧书称为“永恒的旧书”,在每一个时代都值得人们去阅读。

  那么,哪些旧书具有永恒价值呢?鲍鹏山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这几百年间,在古代中国、古希腊、古印度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著作成为世代流传的“永恒的旧书”。

  在中国,“轴心时代”正对应着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鲍鹏山说,这个辉煌时代产生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都是“永恒的旧书”。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必须要读9本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近思录》《传习录》《六祖坛经》,前六种产生于“轴心时代”,后三种虽然时代较晚,但一样都是“永恒的旧书”。

  历经两千年时光,《论语》《孟子》等先秦典籍,依然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比如仁义、勇敢、诚信、忠诚这些积极的价值观,都来自这些‘永恒的旧书’。”鲍鹏山说,这些典籍加起来篇幅不算大,字数不算多,卷帙并不浩繁,《论语》不到1.6万字,《大学》1700多字,《中庸》3500多字,适合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读完。事实上,在1911年之前,很多知识分子在20岁之前就已经读完了这批“永恒的旧书”。1927年的时候,北京大学一批名教授都是二三十岁上下,很多人后来成为学界泰斗,这些学者也是在少年时代就读完了这些经典。

  鲍鹏山建议来到分享会的家长们,“如果要给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就应该通过阅读经典为孩子的精神‘打底子’,也就是早早去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西方把此称为‘永恒教育’。”2013年,鲍鹏山在上海创办浦江书院,十几年来坚持带领孩子阅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经典的热爱,将“永恒的旧书”中蕴藏的价值和精神力量传递给下一代。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