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火了,在上万人观看比赛的场馆中,一批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小店,与肯德基、京东、海澜之家等知名大品牌一起出现在广告赞助商的行列。比如,常州一家街边烧烤店、卤鸭脖店、扬州的扬州炒饭店、连云港的奶茶店、徐州的煎饼店……
在这些小店中,有的是连商标都没有的个体工商户,有的则是从街边小档口做起来的初创餐饮企业,在其所在的城市开了2-6家分店。它们都在当地“小有名气”,在“苏超”刚起步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稀里糊涂”地成了当地主场比赛的赞助商。
随着足球比赛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原本无人问津的广告牌吸引了无数知名大品牌,而这些街边小店作为第一拨投资方,不仅以相对实惠的价格拿下与大品牌相同的广告位,还被其质朴的初心意外回馈了一份沉甸甸的支持。
几块钱的生意,几万人的观众
在常州市湖塘镇一个五金市场里,拖着西瓜售卖的电动三轮车时不时招来几只苍蝇,老大爷面前的水蜜桃摊放着一个喇叭叫卖,驮着大包小包的电动车穿来穿去。
南京人黄先生大概是第三次来到这里,自从上个月在足球比赛的直播里看到夹在两个大公司广告牌中间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后,他就经常约上三两好友,自驾一个多小时,来这里喝啤酒、吃串串。
“没有想到这么大型的体育赛事,还有这么接地气的赞助商”,黄先生说,他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斑驳的石灰色墙体、打满“补丁”的天花板、塑料小板凳,很惊讶:“没想到确实是一家‘街边烧烤摊’。”
这家烧烤店被网友调侃为“中国足球最‘穷’的赞助商”,2024年春节时老板张敬宇算完账后手头只剩1000元,借了5000元后才“勉强撑过去”。而这家看似有些破败的烧烤店,是2023年张敬宇卖掉东北老家30多平方米的房子才租下来的。
今年6月,这位90后的东北姑娘无意间看到常州市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招募“苏超”常州赛区合作伙伴的消息,因为外甥女一直在常州的体校训练,一方面,她想回馈常州市体育局对孩子的培养,另一方面,她想让孩子在外出比赛时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于是拿出10万块钱,签下合作协议。
无心插柳柳成荫。比赛结束后,烧烤店的生意更红火了。一开档,“冰箱盖都被揭掉了”,张敬宇临时在路边支了20多张桌子,周末时等位甚至排到100多号。当地政府、城管和交警主动请缨,在现场协助疏导停车、维持秩序。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是江苏省万千个体工商户的缩影。据统计,江苏是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的省份,约九成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湖塘镇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比例超过七成。
距离烧烤店两公里的“何小雷鲜卤”,是一家专做常州本地口味卤鸭货的店,其广告牌不约而同地与烧烤店出现在常州市奥体中心里,置于“海澜之家”前,映入3.6万名观众的眼帘。
3年前,何书雷在湖塘镇开了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档口,卖6-8块钱的鸭头、鸭脖。创始人何书雷原本做房地产猎头,在朋友的推荐下品尝了常州嘉泽镇的“阿兴鸭头”,惊讶于其“不辣且好吃”。后来,他了解到阿兴鸭头的烧制技艺是常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却没有被推广和传播,再三考虑下,他决定转行,学做卤鸭头,将更符合常州口味的鸭货推广出去。
但创业不易。最初一年,何书雷的店一直在赔钱。他和团队辗转武汉、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做调研,反复调试口味和制作工艺,直到2023年年底,生意有了起色,何书雷盘下小档口旁边较大的门店,以自己的小名命名为“何小雷鲜卤”。但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冰箱送货晚导致无法验货,何书雷回忆,办证人员一共上了3趟门,“但没有一点怨言”。
今年,“何小雷鲜卤”走出了湖塘镇,在常州开了两家分店。足球比赛后,何书雷告诉记者,鸭货店的外卖订单涨了三成,不少外地游客和球迷专门光顾门店。
7月7日至7月10日,因常州队在足球比赛中获得1分,何书雷破例给3个门店的10多名员工连放4天假,“前段时间员工都超负荷工作了”,何书雷说,以往门店每天只卖两锅鸭货,大概傍晚7点售罄,但自从广告牌在奥体中心展示后,每天能卖3锅鸭货,而且下午4点就售罄了。
何书雷是江苏宿迁人,不过现在,他更愿意称自己为“新常州人”。2016年,他结束了北漂、沪漂来到常州,这是一座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但常州人踏实、能干,创造出了恐龙园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比赛当天,下着暴雨,氛围热烈,何书雷在比赛结束后才想起来与印着自己名字的、足足6米长的广告牌合影。照片里,他眼眶湿润,“这个城市给了我们普通人无限的包容、无限的可能性”。今年,他计划再开两家分店。
市井的烟火,普通的梦想
江苏的足球热不仅拉近了普通人与足球的距离,也点燃了街边小店的人间烟火气,托举着普通人小小的梦想。
熊山村多年前毕业于扬州大学,学国际贸易的他做了几年外贸生意后,和同样是球迷的合伙人开了一家“扬州炒饭”店,因为想号召顾客“快点过来吃”,随口取名为“饭冲冲”,开业刚满一年,是扬州足球赛主场区的唯一一家炒饭店。
成为扬州赛区唯一的炒饭合作商并不容易,双方为此都付出了努力。熊山村告诉记者,赛事主办方2-3次实地考察、品尝并审核门店资质后,为其降低了赞助金额的门槛。因此,他在既往的两场比赛中,看到自家的广告牌以横幅的形式出现在观众席、走道,并在大牌云集的比赛宣传市集中,获得一个摊位。
据媒体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苏超”已汇集近30家商业赞助商(不含公益支持单位),覆盖金融保险、科技平台、汽车服务、餐饮食品、饮料酒类、服装零售、体育器材、医药健康、游戏等多个领域,新增品牌众多。
值得注意的是,该赛事赞助企业数量在开赛初期只有个位数,但由于赛事热度增长,赞助费水涨船高,已飙升至小店店主无法企及的金额。熊山村告诉记者,扬州主办方不仅没有违约,还承诺“要给我更好的位置”。
为了回馈扬州,比赛当天,尽管主办方允许自主销售,但熊山村和同事决定免费送出300份扬州炒饭。按照一份炒饭10-15元来计算,相当于几千元的营业额,但扬州多家景区在赛事期间为全省人民免费开放之际,他也想“作点贡献”。
扬州炒饭讲究颗粒分明、鲜嫩滑爽、搭配鸡蛋、火腿、虾仁和青豆等,色彩鲜明,营养均衡。比赛后,“饭冲冲”的生意明显有了起色,客流量翻了一番。为了满足更大的客流量,厨房重新装修改造,增加了两个灶台。
企查查信息显示,“饭冲冲”是一家注册资本为10万元的小微企业。目前,在扬州唯一的一家门店里,只有不到10张桌子,而熊山村转行做炒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爱吃”,“想要做一碗美味的扬州炒饭,还原食材的本真”。江苏足球热后,他脑海里才冒出“做大做强”的想法。
全民共享的足球和奶茶
“苏超”热让本土的小店站上了更大的舞台。来自连云港的左心房奶茶店创始人房浩,是一个生于1991年的姑娘,“每个女生都有一个开小店的梦想”,房浩告诉记者,她2019年刚来连云港时,租下阁楼上一家20平方米的店面。到今年,左心房奶茶在连云港已经开了6家店。
与其他小店店主不同的是,房浩从未关注足球,也不曾看足球赛。成为比赛的赞助商,是因为其门店粉丝的一条私信——“希望我们本土的品牌能参与这个全民运动”。
没想到,赞助金额远低于房浩的预期,她以“3万元5场”的价格拿下了电子屏滚动的广告位。在6月底连云港市体育中心,当连云港队进第一个球时,屏幕刚好出现了“左心房奶茶”的字样,2.6万名观众欢呼击掌。
足球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流淌着“全民共享”的血液。体育场馆有限的广告位,既闪耀着知名品牌的光芒,也散发着市井小店的烟火气。正如一座房屋,既需要钢筋铁骨,也离不开一砖一瓦;而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永远会为市井烟火保留一席之地,为平凡的梦想找到绽放的坐标。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周柳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