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低空经济蓝皮书 共探行业发展新路径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1月05日 15时22分

  11月1日,低空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雪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文书、姜飞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低空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低空经济的蓝皮书,该书系统梳理了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区域集群态势等现状特征,全面剖析了产业发展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宋雪枫表示,蓝皮书清晰勾勒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主体,有助于精准把握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行业决策和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低空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亟须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作为蓝皮书主要发布单位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前瞻布局,已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低空经济学”博士、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计划拓展本科专业设置,构建覆盖本、硕、博的完整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低空经济系)揭牌仪式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低空经济系)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倪红福表示,中心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低空经济领域,致力于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引领前沿学术研究,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顶级的低空经济教学与研究平台。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空域管理、物流创新、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助理孙卫国在会上回顾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程。他表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从“一刀切”的管控思维,转向“基于风险的分类分级管理”和“分类化、精细化、协同化”的创新治理思维。当前低空空域管理仍面临管理法规待完善、技术瓶颈待突破、人才缺口待弥补等现实挑战,未来需靠“技术驱动、法规护航、体系协同”实现安全高效管理。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王先锋结合技术创新实践与产业融合案例,提出了低空经济需重点发力的11个战略重点。王先锋表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覆盖领域广、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多、辐射能力强、使用主体多等特征,未来要从单一的政策比拼朝着技术创新、技术储备、融合深度、合规强度的综合比拼方向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走差异化路径实现价值取向,避免陷入低端恶性竞争和低效重复建设的陷阱,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时代新引擎”。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提出,低空物流正加速渗透城市配送、乡村物流、医疗应急等多元场景,未来将围绕“安全可控、数智融合、低碳绿色”三大核心方向展开。他预测,下一代无人机将集成氢能源动力、量子通信等技术,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系统(UTM)将实现全域实时监控与动态调度,数智化转型将通过AI与数据融合,构建智能物流系统,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其仔阐释了智能经济的“1+3”发展规律,即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他强调,低空经济发展必须有实体产品支撑,低空飞行器及相关设备是核心。他指出,人工智能正重新激活创新生产力,导致“时空压缩型创新”成为新特征,技术生命周期显著缩短,创新链主体空间压缩化、短链化趋势明显。产业融合呈现跨边界化、节点融合和产消融合等新特点,低空产品既是消费品也是生产资料,可成为数据采集和计算的移动节点。

  保通防务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刚分析,当前低空经济产业链呈现“中间难、两头易”特征,低空新基建需在硬件(起降点)和软件(通信、导航、监视数字设施)两端发力。他特别指出,当前低空产业发展最缺乏的是成熟、高频应用场景,而非单纯政策鼓励或资本投入;同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虽为未来方向,但目前技术路线未定型,空域改革落地难、无人机可靠性不足等仍是规模化发展瓶颈。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波分享了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他介绍,上海已明确目标,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并正通过组建功能性平台企业,着力破解新型航空器适航审定、标准体系构建、测试场建设、起降场规划等共性难题。

《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

  此次蓝皮书发布与低空经济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填补了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凝聚了各领域协同推进发展低空经济的共识。随着学科体系完善、技术创新突破与区域实践深化,我国低空经济有望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