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的甘霖滋润着祖国北疆的每一寸土地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14日 14时19分

  【现场目击】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深处,牧民其其格家的蒙古包前支起了一个简易舞台。他的小女儿萨仁发现这个“奇迹”,光着脚丫冲出了毡房。这个场景,正是科右前旗乌兰牧骑在牧区送演出的日常。这支被称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队伍,用他们特有的“文艺快递”方式,把欢乐“包邮”到每一个农牧户家门口。

  “我们采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乌兰牧骑联动机制,让优质文化资源流动起来。”科右前旗乌兰牧骑队长巴雅尔介绍,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乌兰牧骑月”主题活动。科右前旗乌兰牧骑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学·创·演”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听说乌兰牧骑来了,我们全家放下手里的活儿就赶过来了!”牧民布和笑着告诉记者,每次演出都像过节一样热闹,去年冬天那场演出,外面零下二十摄氏度,大家裹着棉被也要看!

  乌兰牧骑年均下乡演出超100余场,年均服务农牧民3万余人次。而他们的节目单总是“量体裁衣”,在牧区,长调民歌和马头琴演奏是保留节目;到了农区,当下流行歌曲和舞蹈更受欢迎。队员满都拉说:“我们就像文艺‘外卖员’,观众点什么我们就演什么。”有一次在边境哨所,战士们想听摇滚,几个队员临时改编了草原歌曲,用马头琴演绎出了别样的激情。

  这支队伍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的“售后服务”。演出结束后,队员们会留下来教牧民唱歌跳舞、帮农民排练秧歌。在察尔森镇、索伦镇、俄体镇等,他们辅导的乡村乌兰牧骑已经能独立演出了。他们笑着说:“乌兰牧骑送来的不是一场演出,而是一颗文艺的种子。”

  “我们每年要穿坏三双马靴!但看到老乡们的笑脸,就觉得值了。”队员孟根达来展示着磨破的靴底笑道。他们踏出的每公里路程,都在缩短城乡文化差距,服务的每位群众,都在见证文化惠民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的蝶变。这支草原文艺轻骑兵,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让文艺的甘霖滋润着祖国北疆的每一寸土地。

  (记者 王潇 通讯员 王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